自贡非遗撕纸向生祥(剪纸)
发布时间:2024-03-20 09:26:50 来源:自贡天启编辑向生祥,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剪纸生涯中一直在探索寻珠,上世纪80年代,他探索出一种新的艺术品种——撕纸,其作品远销国外。撕纸作品不适宜细腻的刻画物象,它显现出朴实、粗狂的风格。尤其是撕纸撕出的物象,边缘不会显得圆润,而是带有纸本身的纤维,形成拙朴的装饰情趣。
撕纸对于剪纸艺术家而言,也是一项极难的挑战,因为在一般剪纸作品创作之前,艺术家可以先行勾勒作品草图,修改之后再进行制作,而撕纸要求艺术家具有更深厚的艺术功底。撕纸过程中还要充分把握物象的形态和神态,所以这是极难的。而向生祥对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却能做到游刃有余,他信手拈来各类纸张,仅用几分钟便撕成一幅妙不可言的撕纸画,他的作品以山水、花鸟、人物、动物、十二生肖居多。
造型简练传神、线条流畅生动。或像国画,或像画像砖、水印木刻、扎染、拓片、甚至像一些新潮的抽象绘画,既单纯又斑斓,不同的芝术手法被他兼收并蓄和谐地化入自己的作品中,给人一种“复归于朴”的美感。撕纸作品比其他剪纸作品还更具有创作过程的观赏性,欣赏作品的同时,看到一张完整的纸被徒手撕制成一些逼真的物象,极具动态的展示效果,正如现代主义绘画中的行动绘画。
在1992年10月,向生祥应邀赴新加坡献艺,新加坡国家电视台及《联合早报》均介绍了他的撕纸艺术。几张普普通通的纸,经向生祥双手这么一撕,顿时就身价倍增了,少则数百元,多则上万元。在30多年的撕纸生涯中,向生祥创作撕纸画近5000件,销售约3000余件。他有数百幅作品先后被俄、美、英、德、意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华旅游者收藏。
《中国民间剪纸史》(2006年,中国美术学院出版)对自贡剪纸有专门著录。2009年自贡剪纸被列为第二批省级“非遗”项目,其代表性传承人有向生祥、沈成林。
向生祥创作的剪纸、撕纸作品
在上世纪五十年代,向生祥就业于自贡手工业联合社,拜民间剪纸艺人余曼白学习剪纸艺术。1961年底,他的剪纸、国画、年画等作品先后在国内报刊发表了近千余件,同年他在市文化宫举办了自己的艺术个展。向生祥创造撕纸作品纯属偶然。1981年的一天,向生祥与朋友一起去茶馆喝茶,他觉得无聊,就撕烟盒玩。“有种说不出的生动感,与剪纸相比,撕纸细致不足,但这恰恰是撕纸艺术的长处,撕纸时意想不到的随意性,往往产生一种浑然天成、妙趣横生的韵味。”当时,他撕着直线、曲线,发现纸撕后粗糙的边缘尤其有趣,自此,向生祥便“一撕不可收拾”,撕纸画成了他的爱好和追求,没想到这一撕就是30多年。
撕纸是剪纸的“近亲”,撕纸画的特点是在“趣”字上做文章,追求撕纸粗犷、朴质的美,撕纸借鉴了剪纸中的“点染”技法丰富色彩,所撕之物特别有生命力。随后,向生祥又向扎染专家学习扎染技艺,在撕纸画中融入了扎染技艺。他的撕纸题材以山水、花鸟、人物、十二生肖最多,造型简练传神、线条流畅生动、形式感强烈、运用色彩以及线条与块面的结合更是有多种面目,或像国画,或像水印木刻、拓片、画像砖、扎染、甚至像一些新潮的抽象绘画,既单纯又斑斓,不同的艺术手法被他兼收并蓄和谐地化入自己的作品中,给人一种“复归于朴”的美感。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刊载的所有资料及图表仅供参考使用,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。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,依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、资料及图表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。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,改善或更正资料及图表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忽。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所有信息以开发商提供为准!